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包公鎮動員轄區15個社區黨組織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讓每一名黨員干部成為旗幟、標桿,帶領轄區群眾扎實開展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切實提高轄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人居環境改造讓村莊美起來。該鎮勝聯社區始終將轄區群眾所需所盼作為自己工作重心,將群眾滿不滿意、認不認可作為工作成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區書記崔明東在轄區周集自然村人居環境打造中,身先士卒,帶領社區黨員一起,充分發動群眾,迅速掀起人居環境整治高潮。他將群眾家中收集起來的自行車、水車、石磙等老舊物件放在村口,供來往群眾參觀。動員自然村外出創業成功人士自發捐款,修建一處供群眾休憩的恩澤亭。將村莊內的草堆、糞堆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清理整治,將村莊內的露天糞坑、斷壁殘垣、無功能建筑物拆除,將拆除下來的磚瓦有效利用,瓦用于整治后的溝渠墊層,斷磚碎石鋪設群眾出行道路。利用農村改廁項目,將家家戶戶廁所建設改造成城里人一樣的衛生廁所,既衛生又舒心。社區黨組織對家家門前屋后進行清理整治,清除衛生死角,清除亂搭亂建。利用工藝護欄圍擋,建設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并將家家戶戶單調墻面進行彩繪,噴繪上脫貧攻堅、民生工程、黨建等宣傳標語,文字搭配漫畫,讓整個墻面色彩斑斕、別有生機。
“一村一品”讓群眾口袋鼓起來。該鎮在配套完善群眾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的同時,注重鄉村產業發展,營造最佳營商環境,發揮能人示范帶動,利用企業發展,招商引資,千方百計提高群眾收入。在該鎮社區黨組織引進家鄉在外創業人士黃建剛返鄉創業,建立大德坊炒貨有限公司,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將家家戶戶閑置土地集中流轉給企業生產發展,種植高效高產瓜蔞苗。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瓜蔞苗耐旱耐寒耐鹽堿,投入產出效益十分可觀,瓜蔞苗第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五,第二年就產生效益,而且畝均效益達2000多元。去年,他承包240畝,今年通過大戶合作和社區黨組織協調,瓜蔞苗種植已經新增到1260畝,基本實現“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模式。
據該社區書記崔明東介紹,勝聯社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1人,通過土地入股、公益性崗位就業、特色種養業發展、企業推薦用工等方式,實現全部就業。通過結構調整、產業發展,實現群眾口袋鼓起來,成功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的追求。”包公鎮黨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戰斗力,帶動廣大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斷提升鄉村人居環境,不斷發展壯大產業經濟,讓村莊環境美起來、群眾口袋鼓起來,唱響鄉村振興幸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