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份實施包村干部監管涉農資金專項工作開展以來,古城鎮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確保此項監管工作落實到位,保證了村級有序使用資金提供有效監管。截止目前,全鎮26個村(社區)包村干部均按照監管涉農資金專項工作的具體內容有序推進,責任心明顯增強,工作已初見成效,包村干部認領“公平秤”,甘當村級涉農資金監管員的角色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日前,在全鎮召開包村干部監管涉農資金專項工作推進會上,該鎮主要領導通報了2個月來工作的推行鄉鎮包村干部監管涉農資金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指出,實施包村干部監管涉農資金專項工作的目的是前移監督關口,下沉監督重心,探索和一整套建立監管有力、監督到位、規范有序、公開透明的涉農資金監管機制,構建村級涉農資金監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體系。此次包村干部認領“公平秤”,承擔監管涉農資金專項工作重點落腳在3各方面:一是項目類資金監管方面,從項目立項、規劃、建設以及前中后期等階段都要落實監管,文字與圖片相吻合,杜絕了監管缺位,甚至是少數重復申報項目多頭套取財政獎補資金的違紀現象;二是補貼類資金監管方面,重點監管在各類涉農資金補貼、困難救助等方面,做到了據實申報,按程序審核;三是村級集體“三資”監管方面,要求從 “四到場、四簽證”等程序上進行監管,實行村主要負責人、包村干部和片長“三方見證”簽字,保證了村級財務支出公開、公正、公平。鎮財政分局在規定時間內,及時將26個包村干部上報的監管涉農資金專項工作三項資料進行匯編,制成圖為并茂的電子材料上報由鎮人大、鎮紀委和組織部門聯合組成的鎮財務監督委員會進行終審,提高了涉農資金使用績效的精準度,為廉潔高效把上最后一道關口。
古城鎮包村干部認領“公平秤”甘當村級涉農資金監管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