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梁園鎮黨委在黨建工作中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壯大生豬養殖產業,結合開展“雙培雙帶”活動,在黨員較多的養豬協會成立黨支部,充分發揮協會黨支部凝聚黨員的作用和黨員在協會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支部+協會+養殖戶”的農村黨建工作新模式。
一、因勢利導,積極扶持,依托協會帶動和服務農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優惠政策的出臺,梁園鎮的養殖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但同時養殖戶之間由于利益紛爭,相互壓價,使梁園鎮的養殖規模雖然比較大,但養殖戶收益卻非常有限。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提高養殖戶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推動養殖產業發展,在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由一批有經驗、懂技術、善經營的養殖大戶聯合起來,成立了養豬協會。協會現有中高技術人員12名,會員500多人,其中團體會員10家。下設發展部和技術部,15家科普推廣站, 5座標準化良種及商品豬養殖基地,協會服務范圍已覆蓋肥東、長豐、定遠等95個鄉鎮。為了切實加強黨組織對協會工作的領導,更好地發揮協會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梁園鎮黨委于2008年6月在協會中成立養豬協會黨支部,并實行村黨支部班子成員與協會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由鎮上一名有著豐富養殖、防疫經驗的黨員陳文平同志擔任支部書記,現協會會員中有黨員15名。
二、明確職責,理順關系,為協會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持和服務。黨支部對協會的領導,堅持“引導不干預、幫忙不添亂”的原則,主要是思想上的引導、輿論上的監督、工作上的指導和政策上的支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組織保證作用。鎮黨委和協會黨支部積極支持參與協會建設,指導幫助協會選舉負責人,為協會推薦各類人才;指導幫助協會完善內部組織體系。二是協調服務作用。黨支部通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為協會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土地等方面的問題,提供政策、信息以及辦理證照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宣傳動員作用。黨支部廣泛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動員群眾轉變觀念,消除思想顧慮,積極加入專業協會。協會黨支部按照“村會協作”的科技服務方式,主動與安徽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等省內外多家農牧院校的6名專
三、以點帶面,典型示范,充分發揮黨員的骨干帶頭作用。一是讓黨員干部在協會中挑大梁。鎮村黨組織積極為協會推薦人才,幫助協會選配負責人。鼓勵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兼任養豬協會黨支部班子成員;二是加強教育引導。協會黨支部根據產業化經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對黨員干部開展培訓,提高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同時要求黨員干部要主動做好群眾工作,為協會發展獻計獻策,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為降低養豬成本,協會黨支部委員王宗開主動與銅陵、宿州等地的飼料公司聯系,利用兩飼料公司的配方,自制配合飼料,使協會中的每個養殖戶僅飼料一項年均降本在1000元以上。幾年以來年協會共扶持帶動養豬戶182戶,100頭以上種豬飼養大戶20戶,通過示范引路,大戶帶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養豬的產業化進程。三是開展“雙向培養”。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協會發展中,積極開展“雙向培養”,使一大批黨員干部成為致富帶頭人,使一大批符合入黨條件的致富帶頭人加入了黨組織。養豬協會的15名黨員會員都掌握了養豬適用技術,13名黨員會員已成為致富能手,有5名致富能人被培養發展成了黨員。
四、優勢互補,協同共進,始終堅持服務農民群眾的發展方向。協會黨支部主動幫助協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指導協會幫助群眾共同致富,在推廣新技術、傳授新技能、指導經營管理過程中為會員提供無償服務。同時,按照“雙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約管理”的原則,支持協會在提供仔豬、設備和銷售產品等環節收取合理的費用,實現以會養會,不斷發展壯大。明確要求協會在開展活動中,必須堅持“五不”原則,即不得搞強迫命令,不得違背大多數農戶的意愿,不得低于市場價格壓級壓價,不得向農戶攤派費用,不得隨意違反與農戶簽訂的有關協議,保證決不坑農、害農。黨支部指導和幫助協會建立健全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管理機構,建立和完善協會章程、工作制度等,使協會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促進協會的規范化管理和健康發展。引導協會突出農民在協會中的主體地位,堅持為群眾服務,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和最終落腳點,積極協調協會與會員之間的關系,化解各種矛盾,維護各方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