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災的戰場上,過硬的作風體現在逆水而行的每一個腳印里,蘊含在守護群眾的每一個細節中
近日,華東、華北、東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襲擊,引發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全面壓實政治責任,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扛牢防汛救災的政治責任,將防汛救災視為當前的頭等大事,用實際行動筑牢防汛救災一線的“紅色堡壘”。
汛情就是集結號,險情就是動員令。在滔滔洪水面前,各級黨組織就是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黨員干部就是沖鋒陷陣的先鋒戰士。越是水位告急、險情頻發,越能彰顯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越是風雨如磐、危機四伏,越要展現黨員干部的擔當作為。要時刻繃緊思想之弦,保持高度警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細化為守土盡責的具體行動。要讓鮮紅黨旗在每一處險工險段高高飄揚,讓閃亮黨徽在每一個關鍵崗位熠熠生輝,從火速集結的黨員突擊隊奔赴管涌險段,到日夜堅守的志愿先鋒隊轉移受困群眾,從社區網格的敲門排查,到安置點的暖心服務,用“迅雷之勢”的應急響應,構筑起守護群眾安全的“銅墻鐵壁”。
抗洪搶險既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更是一次檢驗專業能力的“大練兵”。無論是駕駛沖鋒舟在激流中搜救被困群眾,還是帶領突擊隊員加固堤防、搶修險工,都要以專業高效的硬核實力,將應急預案轉化為實戰成效,讓每一項決策都經得起洪水的嚴峻考驗。黨員干部既要敢于迎難而上、向險而行,更要善于科學施策、精準應對。在監測預警方面,要密切跟蹤氣象云圖、水文數據,運用現代化監測手段織密“天羅地網”,實現風險隱患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在搶險救援方面,要熟練掌握應急預案、精通搶險技術,面對管涌、潰堤等險情,能夠快速制定“精準拆彈”的處置方案;在物資保障方面,要科學調配救生裝備、排水設備、醫療物資等應急儲備,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動、運得快、用得好。
防汛救災的戰場上,過硬的作風體現在逆水而行的每一個腳印里,蘊含在守護群眾的每一個細節中。黨員干部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始終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一失萬無的警醒確保萬無一失。對受困的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要開展地毯式排查,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對臨時安置點的受災群眾,要精心做好生活保障、醫療服務、心理疏導等工作,讓臨時住所變成“溫馨港灣”;對災后重建工作,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統籌推進基礎設施修復、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等工作,幫助群眾盡快重建家園,確保江河安瀾。從“我是黨員我先上”的鏗鏘誓言,到“洪水不退我不撤”的默默堅守,黨員干部要用“戰之必勝”的堅定決心,與群眾同舟共濟、同百姓共克時艱,讓黨群干群魚水深情在風雨洗禮中愈發深厚,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在抗洪救災一線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