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事于細、見事于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的必然性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提出“五到五勤”之說,“五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五勤”即身勤、手勤、眼勤、口勤、心勤。“五到五勤”既是進德修業、止于至善的修身之學,也是腳踏實地、事必躬親的成事之道,看似簡單質樸,實則蘊含深厚智慧,值得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借鑒。
“身到”“身勤”就是要深入一線、親臨一線,即便路途遙遠,條件艱苦也要如此。當前,有些干部喜歡“看圖說話”“遙控指揮”,習慣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下命令,對基層實際情況缺乏全面細致的了解。不管通信手段有多發達、了解情況的渠道有多少種,都不能替代親身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實地調研。要經常走出辦公室,走進田間地頭、背街小巷和車間廠房,實地感受群眾的生活狀態。只有真正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制定出貼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
“心到”“心勤”就是要用心思考、用心做事。毛澤東同志曾說過:“共產黨員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么,都要經過自己頭腦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絕對不應盲從,絕對不應提倡奴隸主義。”當前,各項工作對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遇事若不認真思考,很容易陷入“經驗主義”泥潭。一事當前要多思多想,保持敏銳的洞察能力,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用心謀劃、用心推進。
“眼到”“眼勤”就是要善于觀察、勤于觀察,遇一人,必詳細察看;接一文,必反復審閱。要堅持問題導向,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尋找機遇,見事于細、見事于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底氣,更要有“眼睛向下”的堅持,多看深看細看,不僅要看表面,更要看內里,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的必然性,練就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
“手到”“手勤”是要多記錄、多總結,更加注重工作的落實。我們黨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及時總結、深化認識,才能不斷進步、開辟未來。計劃寫得再完美、規劃做得再出色,若沒有實際行動去推動,也只會是空中樓閣。要破除虛浮之風,力戒“紙上談兵”的浮躁,多些“落地有聲”的擔當,對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不僅要記在本上、掛在心上,更要落在行動上。
“口到”“口勤”是與人的相處之道,強調溝通交流的重要性。陳云認為“集體討論、大家交換意見,是達到全面認識的重要方法”。主持陜甘寧邊區財經工作期間,他經常找一些科技人員、經濟理論學者到他的住處,對當前財經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交流咨詢、研究決策。在日常工作中,干部要與上下級、同事以及群眾等多方保持經常的溝通交流。有效的溝通能夠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工作順利開展,缺少溝通或無效的溝通,則可能導致誤解叢生、工作受阻。黨員干部要認真聽取多方意見建議,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