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重在抓細節,必須環環抓,不能以原則來應對具體,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問題就會被掩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建設要抓常、抓細、抓長。這三個字,既是方法論,更是實踐論。作風建設如禾苗生長,非一日之功;似靜水深流,非一蹴而就。要以“釘釘子精神”鑿透形式主義頑石,用“微創手術”根治官僚主義沉疴,用“三抓”提升黨群連心干事創業的新境界。
春風化雨,潤作風于日常。抓常,就是經常抓、見常態。抓常是根基,讓作風融入血脈。“四下基層”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要不斷學習推廣、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要融于基層工作日常,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作風。當前,仍有一些基層工作被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手腳,出現“小馬拉大車”等治理困境,為基層減負仍需堅持不懈常態抓,防止基層負擔反彈回潮。作風問題抓一抓就好些,放一放就松下來,唯有勤拂拭方能不染塵。風氣養成重在日常,要把作風建設時刻擺上位置、有機融入日常工作,使作風建設隨著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推進而同步深化,形成抓作風促工作、抓工作強作風的良性循環,做到管事就要管人,管人就要管思想、管作風。
見微知著,解難題于毫末。抓細,就是深入抓、見實招。一個干部的腐化變質、違紀違法,往往是從一張卡、一頓飯、一瓶酒這種看似小問題開始,逐步滑向犯罪深淵。作風建設重在抓細節,必須環環抓,不能以原則來應對具體,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問題就會被掩蓋。要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吃喝、餐飲浪費等身邊歪風陋習露頭就打、堅決整治,從“小切口”破“大痼疾”。要從細節處著手,從送節禮、送月餅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情入手,從抓辦公用房、出差餐飲等問題發力,對違規吃喝頑疾集中整治,抓住問題、抓住具體,推動糾“四風”、樹新風不斷向基層延伸。
韌字當頭,建機制于長遠。抓長,就是持久抓、見長效。抓長是保障,讓清廉世代傳承。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一些不良作風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長一茬,癥結就在于沒有抓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集中抓的時候雷霆萬鈞,平時則放任自流。違規吃喝問題,吃的不僅是“飯”,更是“局”,頻繁的、不正常的吃喝交往,往往是勾連攀附的手段、由風及腐的起點,表現為“舌尖上的腐敗”,還易衍生搞“小圈子”“小團伙”等問題,只有常抓不懈方能滅草除根。作風建設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似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唯有反復抓、抓反復,深入抓、持久抓,方能避免“雨過地皮濕”,讓清風正氣滲入骨髓。要保持常抓的韌勁、嚴抓的耐心,建立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對違反制度踩“紅線”、闖“雷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使法規制度真正通上高壓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