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暫時看不見回報時能堅守職責,在遭遇挫折時能平心靜氣分析得失,在喧囂浮躁中保持清醒的戰略定力
古人云:“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年輕干部思維活躍、求新求變,如新銳之刃鋒芒初露。然而,有的年輕干部面對基層千頭萬緒的日常瑣細、紛繁復雜的群眾訴求與盤根錯節的深層矛盾,容易心浮氣躁、急于求成,甚至顯出不耐煩之態,考驗著年輕干部的心性。對于年輕干部而言,耐煩不僅是工作態度,還是健康成長的磨刀石。
耐煩,是年輕干部筑牢思想根基的“金鑰匙”。理論學習是一場“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思想旅途。現在的年輕人習慣碎片化信息獲取,若淺嘗輒止、一知半解,便如“入寶山而空返”,難以把握其精髓要義。年輕干部要發揮善用新媒體的優勢,將研讀理論原著與活用線上資源相結合,逐章逐節“啃”,逐字逐句“磨”,全面深入學習領悟黨的創新理論。只有把理論學習做扎實了,方能堅定理想信念,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智慧與真理,為干事創業提供堅實指引。
耐煩,是年輕干部砥礪心性、行穩致遠的內在支撐。年輕干部處于成長關鍵期,渴望被認可、期待有建樹。然而,成長從無捷徑,尤其是在處理復雜矛盾、應對長期挑戰時,更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在暫時看不見回報時能堅守職責,在遭遇挫折時能平心靜氣分析得失,在喧囂浮躁中保持清醒的戰略定力。這種久久為功的韌勁,是年輕干部抵御誘惑、克服焦慮,成長為棟梁之材的必修課。
耐煩,是年輕干部錘煉工作質量的基石。有的年輕干部懷揣“要干大事”的抱負,易對事務性、重復性工作產生倦怠。政策落實的精準度、服務群眾的滿意度,常常蘊藏在那些看似瑣碎卻不可輕忽的細節之中:一份文件字斟句酌地推敲、一項數據反復再三地核對、一次走訪不厭其煩地溝通。唯有耐煩,年輕干部才能真正沉潛下去,在“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的千錘百煉中,將知識儲備轉化為過硬本領,將宏大理想落地為具體實績。
耐煩,是年輕干部深入群眾的橋梁。基層工作直面群眾,訴求多元、情況復雜甚至偶有情緒化表達。若缺乏耐心,面對群眾的反復詢問、急切訴求時易顯生硬,無形中在干群之間筑起隔閡。“人民至上”從來不是抽象口號,而是體現在一次次俯身傾聽的耐心里,體現在不因問題微小而輕視、不因訴求重復而厭煩的細致中,將心比心、不厭其煩地做好群眾工作。唯有耐煩,才能聽懂群眾“急難愁盼”的弦外之音,贏得民心、匯聚民力,夯實事業發展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