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東縣緊扣黨員教育培訓重點任務,堅持陣地“聯用”、師資“聯建”、課程“聯設”,大力推行縣委黨校主辦、鄉鎮黨校承辦的縣鄉兩級黨校“聯動”辦學模式,著力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
堅持陣地“聯用”,推進培訓場所優質化。印發《肥東縣關于縣鄉黨校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建強“1+20+N”培訓陣地,切實增強黨員教育針對性。“1”,即發揮縣委黨校“主陣地”作用,高標準規劃建設占地70畝、總建筑面積4萬㎡的縣委黨校新校區,建成后可同時容納800余名學員學習培訓。“20”,即建設20個鄉鎮(園區)黨校,按照“陣地共用、特色鮮明、開放運行”原則,綜合考慮鄉鎮(園區)實際情況和黨員分布特點,整合利用現有場所,打造20個有醒目標識、有規章制度、有教學計劃、有電教設施、有黨建書籍、有檔案資料的基層黨校,方便農村黨員就近進黨校培訓。“N”,即根據鄉鎮(園區)地域面積和黨員數量,在部分村(社區)重點打造36處現場教學點、8處現場教學基地,推動培訓陣地向最基層延伸。
堅持師資“聯建”,推進培訓隊伍專業化。建強“三支隊伍”,打造多元化培訓師資。建強專家學者隊伍,從縣委黨校、紀檢監察、農業、民政等部門抽調熟悉黨的基本理論、黨風廉政、農業產業、民生保障政策的干部組成縣級“紅色講師團”,不定期開展“送教下基層”活動,今年以來,開展送學上門128場,培訓黨員2680余人次,扎實推進農村(社區)黨員培訓高質量。建強鄉鎮黨校師資力量,組建具有豐富基層經驗的領導干部、先進模范人物、優秀基層干部特別是鄉村兩級的黨組織書記等一線干部和“土專家”“田秀才”上講臺,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符合基層干部培訓需求的師資隊伍。建強“草根”先鋒講師團,通過個人申報、單位推薦、聯合評審、組織審查等程序,在全縣范圍內遴選政治素質高、語言表達好的黨員干部340名,按照黨性教育、黨務知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4個專題分類設置師資庫,聚力打造基層“草根”先鋒講師團。
堅持課程“聯設”,推進培訓內容多樣化。推行“三種”教學模式,打造硬核黨員隊伍。推行“黨校+教學點”教學模式,充分用好縣內36處現場教學點、8處現場教學基地等載體,探索出“黨支部+遠教+農戶+合作社+示范基地”發展模式,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推行“黨建+線上”教學模式,持續優化線上平臺建設,緊扣省市和肥東縣黨建重點工作,每周定期推送信息4-5期,把黨員群眾關注的熱點及時呈現、營造氛圍,為基層黨員強筋壯骨。推行“分類+分級”教學模式,依托縣委黨校,每年分領域、分批次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干部開展集中培訓;依托鄉鎮(園區)黨校,堅持每月舉辦1期培訓班,組織重溫入黨誓詞、開展實務培訓;依托現場教學站點,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常態長效。2023年以來,縣委黨校舉辦培訓班6期、鄉鎮(園區)黨校培訓班190余期,教學點開展活動240場,培訓黨員2.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