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導鄉以全面提升村“兩委”干部能力為目標,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著力打造一支助推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升級版”村干部隊伍,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多渠道“選”,建好村干部培養“蓄水池”。探索村干部“星探”機制,鄉黨委從組織、紀委、信訪等5個部門抽調7名政治素養強、工作業務熟的工作人員擔任村干部“星探”,從“德能勤績廉”五個維度,立體式發現、考察村干部人選,選出靠得住、有本事、知上進的優秀村干部人選27名,及時補充進村“兩委”隊伍,2021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后,“兩委”成員大專以上學歷39人,學歷占比從25%提高到56.52%;社區書記平均年齡從55.89下降到41.56,大專以上學歷占比22.22%提高到66.67%。鍛造后備干部隊伍,2022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考18名村級后備干部,新到崗村級后備干部平均年齡26.7歲,本科學歷占比66.7%。結合學習工作經歷,為村級后備干部精準畫像,便于在日常工作開展中及時發揮人才特長與優勢。
多維度“育”,鍛強村干部擔當“鐵臂膀”。教育培訓提素質,圍繞基層黨建、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4項內容,2022年以來采取集中學習、理論授課、實地觀摩等多種形式,對全鄉68名村干部開展培訓20余場,赴廬江、長豐等地學習5次,累計培訓300余人次。幫帶培養提能力,建立“導師幫帶”機制,包村領導、駐村第一書記、離任村干部與現任村干部結成“幫帶對子”68個,實現幫帶“全覆蓋”,做到經驗上“傳”、工作上“幫”、思想上“帶”,幫助新任村干部以最快速度熟悉社區實情、拓寬發展思路,2022年以來,新任村干部在“導師”的指導下,解決幫助群眾解決修路修橋、安裝充電樁等急難愁盼問題56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450余次
多層次“管”,激活村干部干事“動力源”。建立村干部“紅線”管理機制,制定村干部履職“負面清單”,劃定10種免職或依法罷免情形,對違反“紅線”管理機制的村干部“零容忍”。督導檢查抓落實,鄉紀委每季度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村干部作風建設、在崗在位、履職服務等情況進行督查暗訪,2022年度鄉紀委圍繞重點工作開展各類監督檢查130余次,其中對疫情防控開展專項督查46次、重點項目監督檢查18次。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量化實化細化村干部任務目標,將村干部年度崗位目標完成情況和民主評議結果納入綜合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績效報酬、評先評優掛鉤,2022年以來,共簽訂村干部年度崗位目標責任書45份,收集公開承諾事項170余條。
多角度“用”,暢通村干部成長“快車道”。動態擇優使用,建立健全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鄉直部門鍛煉機制,累計選拔5人次,投入鄉村振興、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問題中“歷練”。強化榮譽激勵,對政治素質好、服務意識強、工作能力突出的村干部,優先推薦入黨、作為“兩代表一委員”人選,工作開展以來,發展黨員8人,推薦縣級黨代表、人大代表人選6人,先后有6名后備干部通過參選、任命等形式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或“兩委”班子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