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東縣長臨河鎮有這樣一位村干部,她叫莢云,是白馬社區副主任。在社區5年來,她先后擔任兒童主任、文書、副主任職務。在擔任兒童主任期間,她熟悉每一位留守兒童的情況,被孩子們稱為“新媽媽”;在擔任副主任期間,她以社區為家,舍小家顧大家,把心思全都放在了百姓身上……
前不久,她榮獲了“合肥市五一勞動獎章”。
留守兒童心中的“新媽媽”
莢云是肥東長臨河人,曾在北京打工多年,2011年回到家鄉。她先是在合肥做點小生意,2017年,聽說村里招兒童專干,她就索性回來做了一名兒童主任。“一方面在外打工好多年,也想回到家鄉,另一方面,孩子也上學了,需要照顧,所以就回到了村里”,莢云說。
在擔任留守兒童專干期間,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莢云數次走訪每一位留守兒童,熟悉他們的家庭生活狀況,針對性地開展關愛活動。同時,她還經常自費為家庭困難的兒童購置學習用品、衣物等物資,節假日時還帶著特殊家庭的兒童一起生活、學習。一來二去,許多留守兒童都與莢云打成了一片,還親切地稱呼她為“新媽媽”。
“其實,當時有好幾個孩子跟我兒子年齡一樣大,每次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會把他們看成自己的孩子。有時,他們的一個舉動、一個笑容,都會讓我感到十分寬慰。”回想起當初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莢云感慨地說。
不僅僅是孩子,在對待扶貧對象、低保戶、孤寡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弱勢群體時,莢云無論平時多忙,總要抽時間與社區同事入戶走訪,噓寒問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她常說,社區是黨聯系群眾的紐帶,我們社區干部是黨和國家政策的最終執行者,服務好社區群眾是我們工作的最終目標,尤其對于一些弱勢群體。
舍小家顧大家樂于奉獻
從兒童主任到村委委員,再到村委副主任,幾年來,雖說莢云的職務發生了變化,可為老百姓服務的心沒有變。在面對來訪群眾時,她仔細傾聽、熱情接待、事無巨細,跑前跑后為群眾最大限度地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爭取群眾滿意。
2020年2月,在全國上下防疫“阻擊戰”中,她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這個宗旨,甚至在產后不到一個月就放下嗷嗷待哺的嬰兒,忍受著身體的不適,主動請纓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連續工作40余天,確保社區疫情期間的安全穩定。
2020年7月,長臨河鎮遭受百年未遇之洪災,汛情就是命令,莢云第一時間參加社區組建的抗洪搶險突擊隊,積極支援圩區抗洪救災工作,連續40多天開展圩堤加高加固、查堤排隊、應急處突、物資保障等工作。不巧的是,在此期間,她的父親因動脈血管瘤已下達病危通知、母親腎結石發作住院,她強忍著巨大壓力,舍小家為大家,始終堅守在抗洪搶險的第一線。
這個暑期,恰逢高溫天氣,每天,莢云不是在巡查防溺水塘壩的路上,就是在老百姓的家中宣傳防溺水、防電詐知識。因工作太忙,莢云陪伴兩個孩子的時間甚少。不過,令她感到欣慰的是,11歲的大兒子如今十分懂事。“暑假期間,他每天早上都自己做吃的,下面條、煮餃子,他都會,有時兒子還會煮給我吃”,說起兒子,莢云心生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