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眾興鄉著眼長遠、集思廣益,積極謀劃村級集體經濟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十四五”時期眾興集體經濟發展要順應群眾意愿、符合人民群眾所思所盼。
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眾興鄉集體經濟發展在實現“兩基本、三確保”(除不具備發展條件的村以外,基本消除空殼村、薄弱村;確保集體經濟收入穩定、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目標的基礎上,全面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到2020年,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經濟強村比重達到10%,到2022年,基本消除無經營性收入的空殼村和年經營性收入低于5萬元的薄弱村,集體經濟強村比重達到11%,到2025年,集體經濟強村達到100%,使集體經濟成為村級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在發展集體經濟同時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升農村黨員干部本領和鄉村治理能力。在經濟發展中,加強和改進黨對農村基層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政治組織保證和經濟物質支持。
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眾興鄉結合地域及生態優勢,以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設施農業等形式打造“一村一品”,帶動農民發展優勢農業產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農民增收和集體增效結合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盤活集體資產資源,村級閑置的校舍、加工廠、辦公房等各類存量資產通過發包、租賃、參股、聯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加以開發利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活用上級扶持資金,鼓勵有條件的社區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參與企業發展,建立利益聯動機制,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立足自身已有資源,用好用足光伏發電項目。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社區通過股份經濟合作社、勞服公司承接適合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項目,主要包括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莊道路日常養護、小型農田水利維修養護、塘壩溝渠清淤擴挖、一事一議等民生工程項目管養、物業管理等。
謀劃“十四五”時期眾興鄉集體經濟的發展,眾興鄉注重貼近基層實際、反映群眾心聲。多措并舉把廣大基層群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凝聚起來,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廣大基層群眾為創造更加美好的花樣眾興而努力奮斗。
(李寶森、王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