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式就是好,在外務工的我們,不管離家多遠,只要打開“陽光村務”監督平臺,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能看得見,不僅讓我們對社區的工作了如指掌,還能對社區的工作提出意見!”家住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仙臨社區的夏秀紅邊在手機上翻看“陽光村務”微權網路監督平臺,邊興奮地說。
看似“小微”的村級事務,權力一旦濫用、亂用,不僅會損害群眾利益,也會動搖黨的基層戰斗堡壘。以前的村務公開內容少,公開形式單一,權力界定模糊、決策隨意、監管薄弱等問題普遍存在。為此,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積極推行 “互聯網+陽光村務”監督模式,將村級黨務、財務、村務、村級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民政救濟、惠民補貼發放等39項內容在“陽光村務”微權力網絡監督平臺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
推行一年來,該園所轄6社區在小微權力監督平臺上傳公布各類村級事務1484條,真正讓權力暴露在陽光下,攤擺在群眾目光下,既解決了傳統“櫥窗式”村務公開傳播慢、受眾少、監督難等問題,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循環園紀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