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榮電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12年8月,是一家以家庭健康消費品解決方案為終極目標的綜合性現代化互聯網企業,項目涉及智能家電、云教育機器人、智慧家居、高端農副產品、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等眾多領域。2014年1月,榮電黨支部在公司管理層和上級黨組織的支持下成立。基于公司的互聯網化轉型,榮電黨支部將黨建與互聯網進行有機融合,將“開放、平等、協作、快速、分享”的互聯網精神融入到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的點點滴滴。
開放,敞開組織懷抱,打造欣欣向榮紅色園區
開放是互聯網倡導的第一要義。2015年榮電公司由傳統經營模式向互聯網轉型,2016年3月22日,由公司建設和運營的中國(肥東)互聯網產業園盛大開園,先后有200多家企業和創客入駐園區。公司轉型期間,黨支部始終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扎實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的雙找活動,對每一個落戶園區的企業和創客團隊進行排查登記,開展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督促他們亮出身份。在此基礎上,黨支部嚴格落實“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的雙向培養機制,不斷壯大黨員隊伍,擴大黨的影響力,讓黨組織與黨員成為了最具素質能力的核心團隊。
平等,踐行群眾路線,營造和諧奮進團隊氛圍
“互聯網思維本質上就是群眾路線”。在榮電公司及園區的經營管理中,黨支部和公司管理層始終高舉“群眾路線”這面大旗,廣泛開展多層次的談心談話,從支委成員與普通黨員的“政治談話”,到黨員與普通員工的“交流談話”,再到黨支部書記代表黨組織與入駐園區企業和創客的“創業激勵談話”,黨支部的凝聚力在談心談話中不斷增強。同時,黨支部充分用好“民主評議”這一法寶,協助公司管理層建立了自下而上的評議機制,每年組織普通黨員群眾對公司管理層進行評議,并將評議分值納入管理層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協助公司營造起平等、和諧、奮進的團隊氛圍。
協作,搭建合作平臺,開創校企合作雙贏局面
協作是互聯網精神的又一項基本體現。近年來,通過黨組織間的互動交流,公司先后與合肥學院、中科大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借助高校的科研、人才優勢,結合公司的市場和客戶資源,雙方協作開展產品工業設計、技術解決方案開發,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產品競爭力。與此同時,公司還陸續與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聯合建立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讓企業和高校真正的互動起來,共同推進產學研融合,讓大學生有一個充分施展才華的平臺,也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快速,打造扁平網絡,推動黨的政策高效落實
在互聯網時代,快節奏生活中,如何順應時代運用互聯網思維快速、高效的做黨建,是榮電黨支部一直思考的課題。榮電黨支部提出黨建工作要借助移動互聯工具,發揮黨支部在群眾、在企業發展中的先鋒作用。在公司運營管理部的協助下,榮電管理系統中添加了“榮電智慧黨建”一欄。通過榮電系統,將黨員花名冊、黨支部開展過的活動資料、黨組織詳細工作臺帳等進行上傳、更新,把需要黨員學習的資料也進行上傳,方便駐扎外地的黨員通過手機學習。另外,黨支部還建立了園區黨員交流微信群,及時發布時事政策要聞、黨建資訊、園區建設政策等信息,互聯網縮短了距離,拉近每一名黨員與黨組織的距離。
分享,履行社會責任,彰顯愛心奉獻企業文化
企業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需要企業,企業只有把社會責任與自身發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夠可持續,并贏得社會的認可。榮電黨支部堅持將企業發展成果分享社會,平日里,榮電黨員志愿者是園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交通安全勸導、衣物捐贈、敬老院慰問……每一次公益活動,黨員都積極踴躍帶頭參與。2015年,黨支部啟動“健康飲水進農村”活動,通過公司撥款、黨員群眾捐贈,累計向肥東縣109所學校、敬老院、福利院等捐贈總價超過50萬元的凈水機,讓基層學生、老人喝上了放心水。2016年,黨支部組織黨員群眾,積極投身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扶貧認領認捐”活動,獲得政府及社會的一致好評。接下來,黨支部還將繼續帶領黨員群眾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做大分享的蛋糕,更好的履行起榮電的社會責任。(彭玉嬌 曹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