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今年的民生工程工作,肥東縣積極探索民生工程長效運行機制,實行“七化”并舉,筑牢2015年民生工程基石。
資金發放規范化
加快民生資金支出進度,做到撥付及時、專款專用,嚴禁擠占、挪用、滯留以及虛報冒領等行為。對資金補助類項目,抓好調查摸底、審核評議、公開公布等環節,確保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人。對工程類項目,嚴格按施工合同要求,及時把項目資金撥付至施工企業。
工程質量優良化
工程類項目嚴把程序規范關、資金安全關、質量效益關。嚴格執行建設計劃、建設標準,完善落實招投標、政府采購和竣工驗收等各項制度,確保工程建一處、成一處,避免出現“豆腐渣”工程,爭創省級優良工程。
信息宣傳特色化
政策宣傳上重點開展好“五進”活動,創新開展好宣傳專題片、征文比賽、攝影大賽等民生主題活動。信息宣傳上不斷拓寬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充分利用媒體聚焦宣傳民生工程,減少會議類、口號式的信息報送,讓民生工程的宣傳信息更接“地氣”。
網站建設精品化
按照時效性強、覆蓋面廣、形式多樣的要求,繼續優化升級板塊、細化分類管理,提高網站的觀賞性和可讀性。及時宣傳國家、省、市的民生政策和精神要求,全面總結報道民生工程工作動態、創新做法、實施成效等。
建后管養市場化
進一步細化和完善后續管養政策體系,在制度建設、資金保障、多元投入上下工夫,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形成政府、社會、群眾三方共同參與,確保已建成民生工程項目長效運轉。
民主監督常態化
建立部門評價、群眾評價和第三方評價“三位一體”評價體系,邀請“兩代表、一委員”作為民生特邀監督員加強民生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在民生工程專題網站公布監督電話和投訴郵箱,公示民生工程項目政策內容、牽頭單位、監督電話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群眾滿意最大化
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加強民生工程的跟蹤問效,建立社情民意調查長效機制。民生項目實施初期,廣泛調研,充分征求民意。工程類項目,邀請群眾做好后期管護的監督、評議工作,讓人民群眾參與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不斷提高群眾對民生工程的知曉率和滿意度。